航天员王浩泽:星河滚烫 梦想发光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占康
“我资质平平,只能比别人更努力。”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、90后航天员王浩泽说。
王浩泽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,研究生主攻等离子体爆震,毕业后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,现在又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……不断涉足新领域,她说:“我喜欢挑战未知领域,享受从不会到会、从不懂到懂的成就感。”
王浩泽跟航天结缘,源于导师对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,常引导学生从事航天方向的研究。毕业后,王浩泽把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。在那里,王浩泽从事的是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。研究新型发动机,对她而言又是一个从零起步、从无到有的过程。
作为系统总体设计师,她主动深入研究各分系统设计原理。复杂的方程式,谜一样的参数,天书一样的运算逻辑,成为她探索钻研的对象。
一天晚上,王浩泽在电脑前研究一个关键公式,琢磨了很久,终于把公式参数和原理琢磨透了。碰巧,一名前辈也正加班。她兴奋地和这位前辈分享了自己一个晚上的研究成果。这位前辈早已是业界大咖,却饶有兴致地听这个职场新人的讲解,还频频点头,鼓励她要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精神。
刚入职没多久,王浩泽就负责研制一个新设备。消化吸收大量文献,精心设计图纸,协调厂家生产,进行实验验证,她独自负责了整个流程。
不久,王浩泽工作后的第一个作品出炉。为她提供实验平台的一位知名专家对这一产品赞不绝口。得知产品是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独自完成后,教授更是对她刮目相看。
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单位时,她踊跃报了名,并通过层层严格选拔。
航天员只有两种状态——飞行和准备飞行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,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,时刻准备着飞向太空。
图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进行出舱程序训练。徐部 摄
刚入队时,第三批队友们彼此间还不熟悉。王浩泽记得,第一次水下试训时,宋令东恰巧观摩了她的训练,特意给她录了一段训练视频,主动跟她分享自己的体会。
王浩泽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:“一定要对得起‘航天员’这三个字,一定要尽最大努力,给这个集体增光添彩。”
作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唯一的女性航天员,王浩泽在学习训练中不让须眉,是大家公认的“拼命三娘”。
出舱程序训练中,航天员需要穿上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,模拟出舱过闸段动作。由于服装内加了0.4个大气压,王浩泽举手投足比较费力,加上在头盔内头部活动受限,视野也变得狭窄,只能借助腕部反光镜来扩大视线范围。
将一个软管束的接头插入腰际直径仅约1厘米的两个插孔,这个动作对于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来说绝非易事。“手只能勉强够上目标,但视线够不着,戴着厚厚的手套,手也没有触感。试了几次后,胳膊就没力气了。”王浩泽说。
课后,王浩泽主动找教员一遍遍加练,反复揣摩手抓握扶手的位置、反光镜的方位和身体姿态的扭转角度。慢慢地,她找到了巧劲儿,再做这个动作便能一气呵成。
王浩泽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训练体会,其中一半内容是关于交会对接训练的。短短10分钟的操作,曾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一座大山。她向当过飞行员的同批队友们取经,“太空穿针”第一人刘旺也手把手给她传授经验。经过近千次交会对接练习后,王浩泽现在能百发百中。
在太空,航天员要承受各种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,挑战的是生理和心理极限。为了确保航天员能安全往返天地,航天员训练也充满了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。
图为王浩泽(左)参加海上救生训练。孔方舟 摄
“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、人迹罕至的路,但是我爱这条路。如果它荆棘丛生,我们就披荆斩棘;如果它寂寞荒凉,我们就结伴前行!”每次大型训练后,王浩泽都会写下训练小结,这是心得体会,更是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战斗宣言。
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,王浩泽这样描述:在一个门窗紧闭的房子里,我们称它为“小黑屋”,我和另两名队友组成“666”团队,三个人和生物钟奋力对抗……思绪开始神游,眼皮逐渐放弃抵抗……有些测试还在不断诱导我们犯困。最终,靠着顽强的毅力,我们从做题时的“特困生”到一次警铃都没响起的“特优生”,团结协作熬过3天3夜。
结束海上训练后,王浩泽写道:海上吊救比陆上刺激一百倍!直升机掀起的风浪直扑过来,即使背过身去也能感觉到呼啸的海风拍打着后脑勺,耳朵根被浪花一刀刀割着。尤其是直升机临近时,海上犹如下起瓢泼大雨,密密麻麻的水花噼里啪啦砸过来,海浪变得凶猛。
2023年,王浩泽被选入神舟十九号乘组,和蔡旭哲、宋令东一起执行任务。1年时间的任务专项训练中,指令长蔡旭哲给他们传授了飞行经验,与她同龄的宋令东操作能力较强,王浩泽自身的理论功底强,他们三人相互补位,各取所长。
热点信息
-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,目前,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已...
-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近日,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管理推进会在江苏省常州...